第1033章 你不會暗戀陳總吧?

-

[]

雖是定下計策,爾朱榮尚在苦苦思索:

到底立哪一個宗室為帝?

時間緊迫,若在外藩隨便尋一個來,怕是難塞悠悠眾口。此人。。。須為宗室近支,還要名望出眾,最好身在洛陽,纔可做我內應,更勾連一眾元氏、乃至朝臣貴戚,為我張目。可若是此人身在洛陽,他可有膽色挑頭?

還有。。。日後他會不會與我爾朱榮同心?

正煩憂間,又有密信送到。

爾朱榮拆之一觀,不由得喜上眉梢,連聲叫道:“要什麼來什麼,哈哈,朗興兄這封信,頂得上十萬大軍!”

卻是費穆來信,具言近日宮中變亂也。

原來元詡為自保故,請費穆邀約爾朱榮為外援入洛。與此同時,他在宮中也不曾閒著,與一眾親信日日策劃,以期成事。

不想宮中終究是胡太後勢力所在,元詡一黨動作稍微大些,不慎便透露了出去,叫人告發到胡太後那裡。

生死攸關,胡太後勃然大怒,當即喊來麵首中書令鄭儼,床幃之間,好一番策劃。

先是,朝會上胡太後驟然發難,藉故誅殺元詡親信,左衛將軍、散騎常侍穀士輝;又將曾為中軍將軍,如今任職中書監的長樂王元子攸貶斥去職,於洛陽家中“自省”。由是禁軍之內,元詡勢力儘為清洗。

不久鄭儼派出刺客,於洛陽城南刺死了元詡好友,素來負責內外溝通的和尚蜜多。至此,元詡枯守禁宮之內,內外訊息隔絕。

酷刑之下,有人招出費穆與爾朱榮之謀。胡太後與鄭儼心驚膽戰,哪裡還敢怠慢?一狠心,索性於二月二十五由鄭儼入宮,親自動手鳩殺了皇帝元詡。

再去抓捕費穆時,費朗興也是命大,居然叫他趁夜跑脫,一口氣渡過黃河,跑了去河陽(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)暫避。

元詡既死,時年隻十九歲,並不曾留下男性子嗣。胡太後也是忒膽大,竟拿元詡之女,纔出生十天的元姑娘為帝,對外謊稱是皇子即位,更大赦天下。

隻一兩日後,胡太後又自覺不妥,乃廢黜元姑娘,另立年方三歲的宗室元釗為帝。其欲久持權柄之心,昭然若揭。

自元詡莫名暴斃,又元姑娘稱帝,再到元釗得立,短短幾日內變故叢生,簡直叫人瞠目結舌。一時間洛中嘩然,人心動搖。原先杳不可聞的申斥胡太後之聲,竟是不絕於耳。

再說費穆氣恨難消,在河陽匆匆寫下密柬,急送至爾朱榮處,具陳情勢之外,更言:“胡太後恣意妄為,已致天下離心。入洛一事,明公無須猶豫!”

信紙兩頁,費穆在第二頁上又寫道:明公入洛,當推舉新帝,斥元釗為偽帝,如此可得大義。有長樂王元子攸者,獻文帝(拓跋弘)之孫也,其族忠勳民望,其人名動洛中,更自小為先帝讀伴,忠貞不二,可為人選。

費穆信中所言,與賀拔嶽先前所說一致無二,更明確給出了新帝人選。爾朱榮一氣讀完,諸多煩憂儘去,喜不自勝。又召元天穆前來相商,元天穆也道:“長樂王深孚人望,更皆忠心先帝,實為不二人選。”

爾朱榮再無疑慮,點頭道:“如此,自該從速派人潛入洛陽,與長樂王定下大計,更接應他脫身北上。我這裡便好揮軍南下,入洛清君側!”

元天穆介麵道:“茲事體大,明公不妨遣出親族子侄前往洛陽,以示誠心,免得長樂王見疑。”

“善。”

爾朱榮兩個最出眾的侄子裡,爾朱兆雖是勇武,卻嫌輕佻,於是老成些的爾朱天光擔了這遭重任。

爾朱天光快馬加鞭,不久抵達洛陽,想辦法混入城中,見到了長樂王元子攸。

原以為總要費一番口舌,不想元子攸聽完爾朱天光所述,竟是一躍而起,慷慨激昂:“國家有難,子攸豈敢惜身?縱粉身碎骨,無所推辭。”雖身在洛陽險地,元子攸滿口答應,全無推脫。

爾朱天光大喜,當即遣人回報晉陽爾朱榮處,自個則留在洛陽想方設法幫著元子攸脫身。兩個還不住串連洛陽城裡忠於王室的貴戚大臣,以為內應。

晉陽城裡,爾朱榮聽完來人回稟,嘖嘖稱奇。一時好奇心起,乃命人鑄獻文帝諸子孫銅像,餘人皆敗,唯元子攸像成。爾朱榮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:“長樂王。。。真天命所歸哉?”心底禁不住沉思:如此人物。。。日後真入了洛,倒不得不認真應付。

既得元子攸首肯,爾朱榮當即上書指斥朝廷,更抄送天下,曰:

“先帝駕崩,四海皆言非是暴病,實則鳩毒致禍也。何得天子有恙,既不召醫,貴戚大臣又不侍側之理?莫怪天下震駭,愕然驚懼。後又以皇女為儲,妄行大赦,此非上欺天地,下惑朝野乎?再選孩童為帝,實使奸佞專朝,隳亂綱紀,何異於掩目捕雀、塞耳盜鈴?今群盜沸騰,鄰敵窺窬,卻欲以三歲小兒鎮安天下,不亦難乎?爾朱榮自當親赴京闕,明察帝崩之由,法辦奸佞,雪同天之恥,謝遠近之怨,然後更擇宗親以承寶祚!”

魏武泰元年(梁大通二年)三月底,爾朱榮在晉陽誓師,令三軍儘著縞素,漫山遍野打起清君側的旗幟。

乃以賀拔嶽與侯莫陳悅為正副都督,所部兩千騎為先鋒,遇山開道,逢水搭橋。後續萬三鐵騎,又三萬五千步卒,總計五萬雄兵,浩浩蕩蕩直奔洛陽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