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59章:心在中原錦繡地、誰知去處、始料未及

-

總而言之,沈墨要是將他們派到中原去,那麽在他們的口中,當地人是蒙古人的奸細走狗還是好人,全憑他們一言而決。

這幫傢夥所行之事一定是顛倒黑白,四處勒索,跟明搶一般。

最可恨的是,這幫傢夥打的還是大宋元首的大旗幟,所以百姓受到的搶掠和苦處,全都要算到他這位元首的頭上!而這一石三鳥的第三隻鳥,就是他們可以趁機在中原建立勢力,合縱連橫,形成一個牢固的聯盟。

隻要沈墨答應了他們的要求,那些人就會趁機在中原一帶紮下根來,相互之間組成一個緊密的團體。

他們同聲同氣共同進退,不管沈墨釋出什麽政務上的命令,他們都一定會是最堅決的反對者……這幫人的用心真是何其毒也!對於沈墨而言,想明白這件事不過是一瞬間罷了,可是他在洞悉了鄭清之一夥的陰謀後,卻臉上依然帶著笑意,彷彿毫無知覺。

他笑著向鄭清之說道:“果然是新政之下便有新氣象,咱們這些臨安官員也知道為國籌謀,為百姓考慮了。

既是如此,我又豈能阻攔?”

“這件事自然是好商量,不知鄭大人手裏那些自告奮勇的官員……你有名單冇有?”

……“自然是有的,請統帥過目!”

鄭清之見到沈墨果真上當,他立刻精神一振,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遞了過來。

此刻在鄭清之心裏想來,他估計沈墨手下的那些戰將來自於天南海北,有很多都是貧瘠困苦地方來的人。

近日在他們到了臨安,定會被這裏的繁華富庶所吸引,誰還願意回到自己那窮鄉僻壤的家裏去?

所以這些人一心想要當臨安的官兒,那是一定的!說不定在這段時間,元首沈墨都要被這些索要官位的人吵得腦袋都爆了。

所以這時候,自己的舉動正好可以給那些鄉下土包子騰出臨安官員的位置來。

這位元首必然會對自己的主意如獲至寶,他這麽爽快的答應下來,也是理所應當的事。

沈墨接過了鄭清之手裏的名冊,示意安俊把大地圖張掛起來,然後他仔細翻閱了一下名冊上的內容。

上麵大概是百十來名官員,大致都是臨安官員裏的中層。

想必他們這些人為了確定名單爭搶位置,也花過好一番功夫。

當安俊將天下寰宇圖在會議室裏掛好之後,沈墨手裏拿著名冊站了起來。

他佇立在大地圖的前方,向中原的方向看了許久。

此時的沈墨背著手,手裏的那本名冊就在他身後的手中輕輕顛動著,也將鄭清之他們那夥人的心引得不住震顫。

良久之後沈墨歎了口氣,轉過頭看了看鄭清之,他說出的一句話,立刻便讓鄭清之欣喜若狂!沈墨說道:“難得大家有如此報國之心……這件事我準了!”

這一下子,整個會議室裏頓時一片嘩然。

沈墨手下的一大片文武官員全都驚詫地看著元首,而臨安官員們那一夥人則是喜上眉梢!沈墨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,接著說道:“其實這些日子以來,天下紛紛獻土,我也在頭疼。”

“需要管理的地方太多,大宋官員又太少,難免會使得很多地方,我們的新政難以推廣下去。

既然今天鄭大人提供給我的這本冊子上麵有如此多的忠義之士,都打算為國分憂,到大宋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,那我豈能阻攔?”

“大家一片赤心為國,我沈墨可是多謝了!”

說到這裏沈墨還拱了拱手,向著臨安官員那邊示意了一下。

而鄭清之和他的手下們還禮之際,臉上喜笑顏開,心裏卻對沈墨暗自大叫道:傻吧你!居然還要謝我們,你上當了你知道嗎?

此時他們心中暗自想道:這位通州沈郎也就是打仗還行,在政務上,他怎麽能玩得過這些陰險的朝臣?

果不其然,自己這一夥略施小計,幾番花言巧語就把沈墨給說動了,將這麽大一片土地讓給了他們!可是這時,就見沈墨一邊笑著一邊向著那幅圖的左手邊走了幾步。

他一抬手“啪”的一下,將巴掌拍在了原本西夏所在的那個位置上。

……這一下。

鄭清之他們頓時呆住了。

隻見沈墨向他們笑著說道:“西夏!現在這地方是最缺大宋官員的!”

“鄭大人所說中原一帶,不管怎麽說也是漢人居多,史天澤手下的文武官員裏也多有忠臣義士可用。

可是西夏這地方,卻是缺人缺得最厲害!”

“且不說在那裏隻有黨項族人,甚至連識得幾箇中原文字的人,在西夏國內也冇有幾個。”

“沈某原本正在為派駐到那裏的官員人選發愁,可鄭大人卻雪中送炭,送來了這一百多位願意為國分憂的忠貞之士……”沈墨一邊說著,手中一邊捏著那個冊子上下晃動,臉上已經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。

“既然如此,就請冊子上的這些良臣早日起行,去往西夏好不好?”

“……元首萬萬不可!”

聽到這裏,鄭清之就覺得自己好似在懸崖邊一腳踏空,渾身的冷汗都冒出來了!此刻他看沈墨臉上那股意味難明的笑容,一霎時就知道自己是上當了!都怪他自己剛纔把話說的太滿,什麽忠臣義士為國分憂,哪裏艱苦到哪裏去,原本他說得那可是中原!要知道中原人口密集,土地肥沃,治下的官員和富商也極多,正好方便他們搜刮和強占,可西夏有什麽?

那裏除了漫天黃沙和戈壁草原,甚至連能種莊稼的地方都冇有幾塊!更何況在大宋官員的心裏,一旦離開富庶繁華之地,去到貧窮落後的地方任職,就跟判他們秋後問斬是一樣的。

由於缺醫少藥水土不服,到陌生的邊遠地帶去的人,死亡率是極高的。

以至於凡是到廣西這類地方擔任官員的人,有很多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。

這裏邊最明顯的一條,就是前太子趙竑給史彌遠起的名字史新恩。

這裏邊的“新恩”兩字就是新州和恩州,就在宋無悔的起兵之地廣南西路,也就是現在的廣西郡!

-